2020年8月7日下午,海口市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领域科技成果项目路演推介会在海南大学思源学堂会议厅成功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在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的引导和推动下,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海南省知识产权协会承办,海口国家高新区孵化器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汉普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协办。
推介会共有7个优质项目进行,分别是FRP复合材料及FRP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炭基功能材料在储能与环保中应用开发、一种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设备、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真(中)空玻璃生产与应用成套技术、面向水质监测的便携式传感器及实时在线物联网系统及仿珊瑚结构海洋生态修复材料产品。

海口市科工信局景长军副局长、海南大学成果转化办公室史学群、管庆丰副主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刘钟馨、贾春满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永、林仕伟副院长、海南省知识产权协会陈欢副会长、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林鸿民副主任及海口国家高新区孵化器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多位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新材料、新能源、环保领域的企业和科研人员共70余人。

活动由海南大学成果转化办公室史学群副主任主持,史学群副主任对到会的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领域专家进行了一一介绍,并对到场的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海口永祺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海口皓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海口神维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海南国为亿科环境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会议上,景长军副局长表示:我市的高校和企业各有优势,也都需要对方。高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专业技术和科技成果,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高校解决了科研经费不足和成果转化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解决了缺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的问题,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对双方的发展将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周智院长对FRP复合材料及FRP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项目进行了介绍,目前以碳纤维布为代表的FRP片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加固材料,在各类民用及工业建构筑物的改造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永副院长对炭基功能材料在储能与环保中应用开发项目进行了介绍,陈院长表示碳材料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极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电导率优异、电化学稳定性强等优点,且在在这方面研究颇深,他的研究团队可以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提出解决方案。

生态与环境学院依雪松老师对一种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设备技术进行了介绍,此项目主要是是实现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高效处理,并最大程度的减少占地、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基建投资、降低能耗、实现操作的简单化。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田新龙老师对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进行介绍,提到氢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储存在燃料(氢气)和氧化剂(空气中的氧气)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就是电解水的逆过程。氢燃料电池具有综合能效高、环境友好、高可靠、启动迅速等特性,可以在运用各方面领域应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王磊老师在介绍真(中)空玻璃生产与应用成套技术项目,提出为寻求节能性能的提高,在中空玻璃和腔体里充入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等产品,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中空玻璃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能改善室内环境,丰富建筑物的色调和艺术性,是绿色、节能、环保的建材产品,能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冷藏等行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林仕伟老师介绍面向水质监测的便携式传感器及实时在线物联网系统技术引起了众多参会者的兴趣,他提到此款便携式传感器只有四个一元硬币大小,方便携带且直接将结果传输在手机中,适用多种水质监测领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郝万军老师介绍技术成果仿珊瑚结构海洋生态修复材料及产品技术。
本次活动为我省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领域产业发展方向搭建了产学研对接平台,通过连接科研成果供需双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展水平。